Edit Content

Tebis 智造 菜单

沪ICP备2022024044号-1

© 2024 Tebis 中国总部所有

如何通过Tebis应对五轴联动铣削难题?

与其他铣削方式不同,现代高性能机床上的五轴联动铣削能够快速高效地加工出高质量表面。然而,许多模具、机械制造商仍倾向于使用固定定位轴加工,并对多面加工持保留态度。这些担忧是否合理?

 

五轴联动铣削的显著优势:

  • 避免零件表面的多余加工步骤
  • 可使用更短、更稳定的刀具
  • 切削条件恒定,刀具振动更小,从而延长使用寿命
  • 结合现代高性能刀具(如粗加工用高效切削刀具(HPC)和精加工用圆弧分段刀具)时效率尤为突出

尽管如此,许多企业仍对五轴联动多面加工持谨慎态度。常见担忧包括:

  • 数控编程过于复杂
  • 设备成本过高(零件范围适合3轴加工即可满足)
  • 复杂铣削运动的安全性不足(即使使用短刀具)
  • 刀具控制难度极大

多数企业认为仍有优化空间
我们调查了162家模具制造与生产加工企业,询问其是否使用五轴联动铣床以及是否充分挖掘了这些昂贵高性能设备的潜力。结果显示:

  • 21家认为此类设备对其零件范围不具价值
  • 3家计划采购
  • 关键发现:在使用五轴联动铣床的138家企业中,仅37家表示完全发挥设备潜力,而101家认为仍有优化空间。

 

即使企业拥有五轴联动铣床,其实际应用潜力仍远未被充分挖掘。

 

为何企业难以驾驭五轴联动铣削?

担忧1:数控编程过于复杂
许多企业认为五轴数控编程难度高且员工缺乏专业知识。关键在于软件。编程应足够简单,使任何程序员都能快速创建所有加工操作——无论是2.5D、3+2轴定位还是五轴联动加工。

Tebis的解决方案:

  • 统一的编程逻辑:所有加工类型(包括五轴联动)均基于模板技术与自动化数控编程。
  • 无需设计引导曲线或控制面:通过简单选择即可多面加工,无退刀动作。
  • 智能预处理功能:支持复杂几何形状,减少编程工作量(甚至低于3+2轴编程)。
  • 专用加工模板:每个铣削功能仅包含任务所需参数,工艺知识库存储于模板中,程序员无需重复定义加工类型。

用于旋转零件槽型粗加工的铣削功能,结合HPC与圆弧分段刀具,模板技术助力CAM编程。

 

担忧2:设备成本过高(基于零件范围考量)
是否采购五轴联动铣床取决于零件类型:

  • 标准几何零件:若仅需少量倾斜方向即可完成粗/精加工,五轴设备可能不必要。
  • 自由曲面零件:必须使用五轴联动加工,尤其是表面不允许可见台阶的情况。
  • 混合策略:部分几何体可采用3+2轴编程,仅在特定情况下切换至五轴联动(如避免碰撞或加工可见表面)。

Tebis的灵活性

  • 支持3+2轴与五轴策略无缝衔接。
  • 针对复杂自由曲面,五轴联动加工不可或缺——3+2轴加工的多次退刀与重定位会因热波动影响表面质量。

 

即使是简单零件,五轴联动加工也可能显著提升效率。

 

担忧3:碰撞检查不足
零件碰撞已足够糟糕,但机床损坏才是制造企业的噩梦——导致高额成本与交付延误。

Tebis的安全保障:

  • 1:1虚拟制造环境:机床、刀具、夹具等所有组件均被精确模拟。
  •  

 

  • 全流程碰撞检测:在NC程序输出前即可通过仿真技术彻底检查碰撞风险。
  • 短刀具优势最大化:振动更小、寿命更长、表面质量更高,同时减少退刀与步进动作以加速加工。

 

Tebis通过全细节模拟真实制造环境,确保全流程链的极致安全。

 

结论

五轴联动铣削是否值得?答案是“值得”。

  • 反驳质疑:“编程复杂”或“安全性不足”等问题可通过Tebis等CAD/CAM软件解决。
  • 决策依据:选择3+2轴还是五轴联动加工,主要取决于零件几何形状与加工任务。

混合设备策略最优:

  • 粗加工与预精加工:使用3+2轴设备。
  • 最终精加工:切换至五轴联动设备。
  • 资源优化:避免五轴机床闲置加工简单零件,而复杂零件排队等待。

成功关键:

  • 工艺知识数字化:将企业专属制造知识嵌入CAD/CAM软件的自动化标准化流程。
  • 精准预测与规划:通过Tebis实现加工时间预估与机床运行时间精确控制。
  • MES软件支持:Tebis ProLeiS助力全流程规划与管控。

 

联系表格
国家/地区代码+手机或座机号
例如:
+86 180-5555-5555
+86 021-2898-6980

扫码关注

请关注我们的公众服务号,获取及时资讯。